唐晶为何主动将贺涵推向罗子君,最终却同时失去了爱情与珍贵的闺蜜情谊,这个选择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逻辑。倘若唐晶没有一再促成贺涵与罗子君的接触,即便她与贺涵未能修成正果,至少能避免后来三人关系的彻底崩坏,内心的痛苦或许也能减轻几分。但唐晶始终毫无保留地创造着两人相处的机会,这种看似毫无防备的态度,究竟是源于过度的信任,还是对感情关系的迟钝?
回溯贺涵与罗子君初识时的针锋相对,便能理解唐晶为何如此放心地安排他们接触。在贺涵眼中,罗子君是个沉溺于婚姻琐事、缺乏进取心的庸俗妇人。他常建议唐晶让这位闺蜜碰壁后自省,对罗子君整日谈论的家长里短更是不胜其烦。而罗子君则视贺涵为故作姿态的浮夸之人,既不屑他海外归来的光环,也看不上他精心准备的海胆礼物。两人每次相遇都唇枪舌剑,贺涵讥讽她该成全前夫的新恋情,罗子君则反唇相讥他年过不婚的古怪。
面对这样水火不容的两人,唐晶自然难以预料他们日后会产生情感纠葛。当罗子君以唐晶名义帮助贺涵时,唐晶甚至笃定地表示无需顾虑,因为在她看来,这对冤家绝无可能产生暧昧。这种认知让她毫无戒心地持续促成两人的交集。
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唐晶对罗子君近乎家人的深厚情谊。就像罗子君始终包容偏心的母亲,唐晶也会为罗子君放下重要会议、推掉约会。这种无条件付出的态度,实则是向贺涵传递一个信号:对她珍视的人,她永远会倾其所有。如果贺涵能给予同等的爱与信任,她定会加倍回报。可惜贺涵习惯性地隐瞒重大决定,从购房到辞职,逐渐消磨了彼此的信任基础。
从另一个角度看,既然罗子君如同唐晶的家人,贺涵若想与唐晶长久,就必须接纳她重视的一切。因此她频繁委托贺涵帮助罗子君,既是对闺蜜的真心照拂,也是让贺涵体会她待人接物的方式。只是她万万没想到,这个骄傲的男人最终会爱上自己最亲密的朋友,这才有了后来那句痛彻心扉的决绝之言:1"离我远一点。1"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