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视入股酷派始末:两年谈判背后复杂三角关系
战略合作引发行业风波,奇虎360、酷派与乐视三方博弈浮出水面
乐视以27.3亿港元入股酷派,获得18%股份,成为其第二大股东。此举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,并激化了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与酷派之间的矛盾。
乐视与酷派早在两年前已开始接触,目标是构建完整的“平台+内容+终端+应用”生态体系。受贾跃亭海外滞留及健康因素影响,合作进程一度延后。
与此同时,奇虎360向酷派投资4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奇酷,持股比例增至49.5%,但并未直接入股酷派集团。
酷派最终选择引入乐视资本出于多重考量:一是360在奇酷动作较慢且需顾及其私有化进程;二是乐视凭借互联网渠道、营销能力以及产品概念已快速崛起;三是酷派希望通过战略协同打通运营商、市场化及互联网渠道。
关于360是否提前知情存在分歧说法。乐视方面称谈判高度保密;而奇酷内部人士则表示周鸿祎最初反对但三 方最终达成共识。
对于外界所谓“背刺”的猜测,周鸿祎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强硬回应,酷派高管蒋超亦激烈反击随后道歉。
酷派强调三方各自拥有互补优势:硬件技术与产能(酷派)、安全服务(360)及生态内容整合(乐视)。未来将继续为奇酷和乐视提供研发制造支持。
尽管乐视官方表态不会干扰奇酷运营,业界仍担忧潜在商业机密泄露风险。冯幸与李旺均否认相关负面影响。
蒋超透露,除资本层面外,乐视和酷派在人员、产品及服务等多维度的合作已在推进中,预计两至三个月后公布具体成果。
目前奇酷首款产品正紧锣密鼓筹备上市,周鸿祎本人专注于此,未对乐视采取进一步措施。
若各方能妥善协调利益关系,则有望形成深度联合体;反之,不排除因利益冲突导致合作关系恶化局面出现。